光合作用——群展
2017年6月3日至8月13日
M97画廊荣幸地推出“光合作用”群展,展出了13位从事摄影媒介创作的艺术家的作品。展览将于6月3日星期六开幕,艺术家招待会将于下午5点至7点在画廊举行,媒体预览将于下午4点至5点举行。展览将在上海(静安区)常宁路363号画廊主楼(一楼)的画廊空间举行。参展艺术家包括韩磊、董文胜、迈克尔·沃尔夫、阿斗、骆丹、林志鹏(又名223)、蒋志,以及雷本本、蔡东东、沈伟、楚楚、孙彦初和黄海森。
光合作用和摄影是两个化学过程,本质上都需要光。前者利用太阳能转化和培育植物和植被,而后者则以光进行文学创作。光与其他元素的相互作用引发化学反应,无形中改变或控制着我们的现实。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在人造技术中,光似乎都是创造发生的主角。阳光通过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使植物生长,树木开花,花朵呈现出五彩缤纷的美丽形状。光有助于捕捉我们的环境,描绘故事,塑造图像。如果说大自然提供的强大能量已被科学家分析了几个世纪,那么它的魅力也激发了各种创作者的灵感,从音乐到文学,包括视觉艺术。特别是摄影和视频艺术媒介,艺术家对光的利用和利用导致其主题的能量转化,从而综合成一种艺术交流。
除了装饰性和象征意义之外,植物和花卉的诠释和描绘在艺术史上也不断演变。虽然在中世纪,花卉系统地承载着象征意义,但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将花卉描绘成脱离宗教图像的形象。随后出现了两个流派,意大利的花卉描绘生活,荷兰的花卉描绘静物。出现了许多花束的描绘,赋予花卉生命和死亡的隐喻概念,以及美丽和存在的短暂性。后来,花卉的现实主义表现让位于画家文森特·梵高和他的向日葵等表达情感,安迪·沃霍尔的花卉描绘引发了大众消费,乔治亚·奥基夫的花卉描绘甚至接近抽象和感性。许多摄影艺术作品也不甘示弱,证明了花卉激发的丰富创造力,无论是其隐喻诠释还是其造型表现。它们的美、形状和含义使它们成为主要主题,从罗伯特·梅普尔索普 (Robert Mapplethorpe) 的纯粹美学到性内涵,再到超现实主义者的技术实验。
“光合作用”汇集了赞美花朵和树叶的精致和象征意义的照片。如果阿斗创造了场景来强调它们的悲情,迈克尔·沃尔夫几乎构思了对城市植物的记录,而韩磊则探索了实验三维图像的技术。总之,展览中的艺术家证明了摄影技术方法的无限可能性和多样性,同时暗示了艺术史上的花卉表现。